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
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湖北黄陂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5年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9月至2002年6月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亚联董”访问学者。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2
莫开菊
湖北民族大学
莫开菊,女,1964年出生,二级教授,博士,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1982年进入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学习,1986年毕业后到鄂西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的前身)教学。1990年进入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系深造,1993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得2001年恩施州优秀教师称号,湖北民族学院
鲁晓成
湖北经济学院
198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在湖北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华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7-2011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
姜德生
武汉理工大学
姜德生,1975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并于1985年赴法国昂热大学研修非线性光学。1990年至今任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为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00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湖北省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现兼任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20多年来,本人一直从事光纤传感新技术的研究,
熊远著
华中农业大学
熊远著(1930年7月8日-2017年1月30日),男,1930.7.8 生于湖北省竹山县。1959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其长期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特别是猪育种工作。他是我国运用数量遗传学理论进行瘦肉型猪杂交育种的开拓者之一,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主编专著4部,
张启发
华中农业大学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张启发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
魏明海
华中农业大学
魏明海,广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男,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在江西财经大学、美国 Tulane大学和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学士(1984)、MBA(1999)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 1991年开始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任教,1992年聘任为副教授,1994年聘任为教授,1998年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2004-2005年在美国Carnegie Mel
“一山复一山,一岭高一岭。学堂遍黄冈,处处读书声。百年老师范,代代铸师魂。初心似红烛,不畏霜天永放光明。”10月19日晚,黄冈师范学院大型原创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在京首演,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近年来,我们以大别山革命史为主线,组织师生自编自演了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大别山红色薪传》剧目和大型校园黄梅戏音乐剧《霜天红烛》,并将其作为新生入校的第一
在参观遵义会议旧址、参观遵义革命博物馆、聆听革命先烈后代讲述英烈故事的过程中,遵义干部学员们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英雄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红色精神。踏上遵义会议旧址,聆听军警民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改革个人事迹,感慨万千遵义军警人员恪守革命老区的英勇奋斗。游览了四渡赤水遗址和烈士墓,感受了在当时恶劣环境下造就的高品质改革品质,他们以生命展
此次赴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干部培训中心参加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两个部分,通过5天的培训,使我对商务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使我对目前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公司组织此次培训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使我们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工作理念。
红色圣地遵义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的光辉前景,革命转折点遵义精神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中国人。不忘拼博奋进的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遵义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广东省某税务局干部40余名成员遵义红色培训圆满成功。怀着对先辈的敬仰,学员们来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对浴血奋战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进献花圈,共同瞻仰缅怀现如今我们和谐生活的缔造者—革命先烈,表达